管理者的追求:到底应该成为蜜蜂还是苍蝇?

组织管理1年前 (2022)发布 子风
1.6K 0 0

加拿大管理学家、经理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亨利·明茨伯格曾经讲过一个蜜蜂与苍蝇的故事:

 

如果在一个玻璃瓶中放五六只苍蝇和五六只蜜蜂,然后横着放,瓶口开着,瓶底朝着光线亮的地方,比如朝着窗户。过几分钟,苍蝇全都跑出去了,而蜜蜂却还在瓶子里,他们一直朝着瓶底飞,想要在瓶底找个洞飞出去,直到他们力气用尽甚至饿死。

 

苍蝇能够跑出瓶子,原因是他们横冲直撞,最终飞了出去。蜜蜂跑不出去,是他们目标明确,追着光线前进,最终困死瓶中。

管理者的追求:到底应该成为蜜蜂还是苍蝇?

作为管理者,在管理的过程中,似乎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:你做的一件事情目标很明确,认为未来一定是属于自己的。结果呢,你却成了那个一败涂地的人。

 

还有的时候,你可能会发现,本来自己无心做的一件事情,最终却成了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。

 

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

 

当然,这里的插柳并不是只插了一次,而是你到处插。就像很多创业者,经历了很多次创业,才可能有一次成功。

 

管理也是同样的问题:管理者总想把一切事情都做的条理清晰、事事明确。实际上,这种情况从来没有经历过。你总是非常忙碌,当你想要休息哪怕一分钟的时候,总会有人来找你处理问题。可以说,管理者每天都在忙乱中结束,在下一次忙乱开始时醒来

 

作为管理者,几乎每一天都是在混乱和忙碌中度过的,这是常态,大多数管理者都是如此。如果管理者哪一天不再忙碌,要么是有人帮你了,要么是企业将要破产了

管理者的追求:到底应该成为蜜蜂还是苍蝇?

所以,对于管理者来说,你是愿意做一个目标明确的蜜蜂呢,还是做一个到处乱撞的苍蝇?

 

相信你这里一定会想:我愿意做苍蝇。

 

别傻了,你是人,怎么可以选择做一只没有头脑的苍蝇呢。人就要用人的思维来处理问题。

 

蜜蜂和苍蝇的故事,给管理者的启发是:明确的目标可能并不能得到好结果,而那些没有目标的人,到处乱撞,却超过了你。

 

这并不是说他的策略就是最好的。管理者到底应该只盯一个目标,还是到处乱撞,是和你做的事情有关的

管理者的追求:到底应该成为蜜蜂还是苍蝇?

任何事情都有发展周期,当你做的事情还在摸索阶段的时候,谁都不知道未来的方向是什么,那么最好的方式,就是多找几个方向,这样成功的概率就增加了。如果某件事情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,那么,朝着这个方向走,就没问题了。

 

所以,管理者既不是做苍蝇,也不是做蜜蜂。而是根据自己当前所在的环境,随时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

 

总之,管理者的追求,不是朝着既有的目标走,也不是到处碰机会。管理者追求的是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。说白了,哪里有问题,哪里就有管理者的身影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