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很多企业都面临着项目延期的问题,本来在项目启动时,一切计划都准备得很妥善,可是,到了项目结束的时候,却发现还有很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,最终导致项目延期。
公司的业务做不好,产品质量提不上去,也是同样的问题:最开始的设想和最终的结果总是有差距。

那么,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?
第一,项目启动时,预期过度乐观。
做项目首先会了解项目的主要内容,由哪些人来完成,项目的风险是什么。但是,由于项目还没有执行,所以,项目管理人员对于项目的预估,有时候会很乐观,比如对人的乐观、对任务难易的乐观、对风险控制的乐观。
对人的乐观,就是对执行项目的人过度乐观,认为他们完全有能力胜任一切任务,而且不会出现什么变故。但是,人是最容易变化的,你的情绪情感、与他人的关系,都会影响他的行为,这些东西,未来会朝着哪个方向走,很难预估。
对任务难易程度的乐观,就是认为任务没有什么困难的,都是可以把控的,可以解决的。但是,任务的难易程度,并不会因为你做过类似的事,这一次你就可以放松。
每一次任务,都需要在时间、数量、质量三方面严格把关。如果有一点你没有注意到,可能就会导致项目的严重逾期。
对于风险控制的乐观,有些人做项目管理,根本不考虑项目风险,或者就简单地考虑一下,并没有深入的考虑什么是这个项目最大的潜在风险,比如项目任务量的评估,客户质量要求的评估,意外事件发生的评估。
在评估意外风险时需要注意,评估风险只是第一步,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解决方案。否则,这些评估根本没有意义,因为真的发生了以后,你看到了也解决不了。
第二,项目执行中,效果追踪不及时。
追踪不及时,主要表现在:没有追踪、追踪了但没有发现未按期完成的任务、发现了未按期完成的任务但没有及时纠偏、做了纠偏的事但是没有纠正过来。
对于管理者来说,追踪效果是一个一杆子插到底的事情,必须看到最终达成效果才算结束。管理者之所以不能一杆子插到底,可能是犯了肤浅综合征,不能考虑周全,也可能是对其他的过度信任。你可以信任任何一个员工,但是你仍然要跟踪他,直至拿到结果。
第三,结项时间快到了才开始着急。
前期和中期没有及时跟进任务达成效果,却在后期开始跟踪,此时,项目很容易延期。也许是因为项目管理人员是新人,对项目如何管理缺乏经验,而任命该人为项目管理的上层管理者,没有给予指导,没有持续追踪项目进展,结果导致项目延期。
此时,上层管理者肯定会着急,也会插手项目管理。但是,这个问题的根本其实是上层管理者对于管理缺乏经验导致的。新人做一个事情,必须要培训指导和监督,下属没有反馈问题,并不代表没有问题,或许是他根本不知道到底什么是问题。
因此,管理者必须要拥有发现问题的眼光,并且能够及时组织各种力量解决问题。
第四,意外事件导致项目不能如期完成。
意外事件,比如疫情的影响,导致停工停产,项目不能正常进行,这样会导致项目延期。由于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,需要与领导、客户汇报,出解决方案,解决时间周期问题。
当然,还有一种意外,就是来自客户的层层加码,本来客户要的是一辆自行车,做的过程中,却想要再加两个轮子,最终变成了汽车。这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了,客户在项目过程中的任何新需求、新问题,都会导致项目延期。
上面提到的问题、意外情况,都可能导致延期。因此,在做项目、做产品质量把关时,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,这个原则就是目标管理的原则。
目标管理有三个要素,这三个要素对应着目标管理的三个原则。
目标管理的三要素是什么?以箭射中靶心为例,我们可以把目标管理分为以下三要素:靶子、射中靶心的路径、足够动力的箭。
了解了目标的三个要素,我们对应看看目标管理的三个原则:
第一,靶子,也就是核心目标是什么。
在项目管理里,核心目标就是按期按量按质地完成项目。
如何按期按量按质完成呢,这就要根据具体项目来分析了。
比如,需要建设一座桥,核心目标就是这座桥建好后,可以承载多少重量不会出问题。这些定了,就要根据这些来取准备对应的材料、准备桥梁建设的设计图了。
第二,路径,也就是你选择什么路径击中靶心。
条条大路通罗马,但是你不能同时走多条大路,你必须选择一种大路才能把路走好。击中靶心,就是要求你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路径持续前进,直至击中靶心。
就像修桥,同样修20吨的桥梁,但是可以采用多种原材料,那么你到底需要选择哪一种呢,你需要有一个标准,有一个方向。
但是,你不能选择一种材料,却不能满足达到20吨的要求,这样就是选择了错误的路径。
第三,足够动力的箭,也就是你沿着这条路径,需要拥有足够的动力,否则就会中途停止。
足够动力的箭,主要包括人财物。人要有足够的动力,因为项目中大多数事情都必须有人的参与才能完成;资金和原材料要及时到位,因为这是产品的基础,没有这些,产品无法做出来。
但是,在项目中,往往在人财物上,总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无法拥有足够的动力,最终导致项目延期。要想保障足够的动力,这就需要管理者拥有足够强大的管理能力,持续的追踪效果。管理者需要考虑如何及时发现问题、谁解决、谁来跟进是否解决。